明明白白看懂EB-DNA检查报告

微信7998875801年前血小板减少症ITP2920

今天要给大家吹的是关于EB-DNA检查报告的一些知识,这是第一部分,关于血液的分类,我原来也傻傻的分不清。
因为经常会有病友问到这样的问题:

1、5E+02拷贝是什么意思?
2、什么是全血、外周血、血浆、血清、PBMC?
3、为什么全血转阳性了,血浆会是阴性的?
4、为什么血浆是阳性的,淋巴亚群还会有?
5、未检出和小于最低检测值有啥区别?
6、为什么你们问题那么多。。。。。。


5E+02

5E+02是数字的科学记数表示方法。
5,表示记数,E你把它当做10,+02表示2个10相乘。
5E+02=5X10X10=500
如果是1.3E+06就是1.3X10X10X10X10X10X10=1300000。


外周血
人体内的血(细胞/液)主要存在于两个地方,骨髓和血管中。
骨髓,基本算是血细胞的幼儿园,未成熟的血细胞都在那里学习生长。等血细胞成熟了,要到外边闯荡天地,周游人体各个角落了,就会从骨髓释放到血管中,这些存在于血管中并在全身循环的血,就是外周血。
总结说来外周血就是就是已经被造血器官释放入循环系统中,并参与循环的血,它区别于造血器官内的未成熟的血细胞或未被释放入循环的血细胞。
根据这个定义,扎手指头、耳垂、脚后跟挤出的血(末梢血),从静脉中抽出的血(静脉血),切西瓜切断手指头流出的血,自杀抹脖子喷出的血(动脉血),都是外周血的范畴。
当你看到你的那个ta,跟ta的那个ta在一起的时候,气的你流血或吐血的那个血,都是外周血!

全血
一直以为外周血就是全血。可是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理解的居然有错误。
全血(WholeBlood)指采集于含有抗凝剂溶液中的血液。抗凝溶液中可含或不含营养物,如葡萄糖或腺嘌呤等。
另外一种定义是这样的
全血(wholeblood)是指采入血袋内含适量抗凝剂和各种血液成分的血液。
根据以上定义,个人理解,因为通常采集到血袋或试管中的血液都是外周血,所以
全血=外周血+抗凝剂

血浆和血清

血浆和血清
先上个图看看。
右边图,没有抗凝剂,其实可以说就是外周血,有生活经验的人知道,划破的小伤口并不是出血不止的,一会就回止血。伤口周围会有些黄色的液体,也会有些红色的血凝块。那个黄色的液体就是血清。
左边图,因为是加了抗凝剂,所以是全血。全血经过静止沉淀或离心处理后,分离出来的就是血浆和血细胞。
因为加有抗凝剂的关系,所以血浆和血清还是有区别的。血浆比血清多了凝血因子,可以这样简单的来概括

血清+凝血因子=血浆
可能是由病友看到过这样的说法,血清+纤维蛋白原=血浆。其实,纤维蛋白原是众多凝血因子中的一种。
看一下EB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PBMC是英文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的缩写,中文名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是指外周血中具有单个核的细胞,包含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

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是一种细胞,单个核细胞是一群细胞。

关于血液

关于血液的图。

现在能看明白检查的EB-DNA都是什么地方的了吧。
平时,携带EB病毒但无感染表现的时候,病毒就躲在淋巴细胞内,没有一定条件刺激几乎不会到血浆中去。健康人就是如此。
直接给你们张图看看,可能你们会更明白到底查的那里的EB-DNA。

EB-DNA

先说一句,EB-DNA只能说明你身体内的EB病毒的存在情况,至于是以前早就感染的,还是近期感染的,还是将来感染的,还得看EB病毒抗体5项检测结果。

明明白白看懂EB-DNA检查报告——EB病毒复制篇


咱们人类是EB病毒的唯一宿主,还有说可能包括某些灵长类动物。无论EB如何单恋人类这一只花暂且不管,为了能够给大家看明白,EB病毒的结构应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病毒复制增殖过程

病毒本身就是一点遗传核心物质DNA加上外边的一层包膜,其本身没有什么自我复制能力。因为病毒自身没有相关的物质供自己来复制增殖子代病毒。所以病毒需要侵入细胞内部,靠细胞内部的物质进行复制增殖。

病毒复制增殖过程

1、吸附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不对,在细胞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便也无法忘记你容颜。EB病毒不仅仅单恋人类,而且特别喜欢人类的淋巴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中的B淋巴细胞。所以EB病毒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病毒。
B淋巴细胞表面的CR-2受体。EB病毒就被CR-2紧紧的吸引住了,从此开始孤单思念,一直在B细胞身边,从未走远。

2、穿入细胞内部与病毒脱壳
EB病毒想侵入到B细胞内部,不来点策略怎么可以呢?还记得我们的个故事吗?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我要进来。”EB病毒在B淋巴细胞膜外边喊到。
“你是谁啊?”
“我是可爱的小羊啊”
“那你进来吧”
于是大灰狼将羊皮挂在门外,破门而入。
由于EB病毒是带有囊膜的病毒,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的时候,囊膜是和细胞膜融合在一起,进入细胞内部的是其核心的病毒DNA部分。

3、病毒核酸潜伏、复制与装配
“你不是小羊吗,怎么是大灰狼呢”
“小兔子你很傻很天真哦。你妈妈不是告诉你,要想进门先看爪子吗?”EB病毒进门后,脱去伪装,变成很黄很暴力的大灰狼:“今天你们这里的东西都是我的,我要下小狼崽了。”
“不行,我进入细胞的时候,肯定会引起警察们(如巨噬细胞、CLT细胞)的注意,我得低调点,老老实实潜伏着,等外边风声一过,我再巴拉巴拉小魔仙变身吧。”老奸巨猾的EB病毒这样想到,于是安安静静的潜伏下来,等待着人体各种环境的变化,一旦时机爆发,EB病毒就会疯狂的复制。
某天,EB病毒感觉到了某些条件的变化和刺激,终于要大干一场了。
“好,老子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好像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我可以复制变身了。小兔子们,好吃好喝好玩好用的都给老子拿出来,老子要变身复制了!”
可怜的B细胞就这样被EB病毒占山为王,成了EB病毒的加工厂。

4、病毒释放

“孩儿们,今天是我们出去闯荡的好日子,大家都走出这个破烂不堪的淋巴细胞吧。到人体更广阔的天地里去祸害吧,不对,去遨游吧。”
“听说,B淋巴细胞有几个兄弟,T淋巴细胞,NK淋巴细胞也是不错的,我们就到那里去兜一圈吧。”
“其他的细胞那里我们去不去”
“其他细胞的都没有CR-2,丑死了不去”
“出门的时候,别忘了老爹留给我们的小羊皮袄”
于是众多狼崽们穿过细胞膜,穿上小羊皮袄(病毒囊膜),被释放到血浆中去了。可怜的B细胞,就这样尸骨无存,死亡了。
这些披着羊皮的狼,在血浆中到处游荡,继续危害淋巴细胞。

用个图大概是这样的:

EB病毒复制


再看这张图,也许你就会更加的明白点了。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会问,为什么全血阴,血浆也是阴,怎么淋巴亚群里还是会有呢?
最后送张图给大家看看,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过程。

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过程

明明白白看懂EB-DNA检查报告——各种数值咋看

这是群里病友一次检查的结果,借来用一下,不要问我收版权费用哈。

EB-DNA检查报告

EB-DNA检查报告

看完上边这两张图,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疑问。
血浆是明明是阴性(<5E+02),或PBMC是也是阴性的(5E+02),为什么亚群还是有?
或为什么亚群还是阳性?
或为什么亚群还大于500?

为什么亚群里会有病毒?先解决为啥有的问题,再解释一些数值问题。
其实,关于EB病毒,几乎所有人都会感染的。健康人群只是携带不爆发,所以即便是全血阴性,亚群检查出来有是正常的,无非就是量是否过了500的问题。只不过一般人平时也不去查,所以也不知道是多少。
另外,500或5E+02,也不是一个绝对的判定标准,它只是对应某项检查时,该项检查判定阳性的一个标准值。对于我们常见的大部分报告来讲,判定临界阳性的标准基本上就是500,比如上图中的红圈标识。我还见过标准是1000或2000的报告。不过大家见500见得多,一般就以500作为一个是否阳性的分界线。但真正判定是否阳性的标准,还得看报告中给出的数值。这个应该是和每个检查机构用的试纸有关系。

EBV DNA阴性和阳性

再来讨论阴性和阳性问题,还是上边那两张图,看一下。

拷贝/ml或copies/ml

全血、血浆或血清、PBMC的检查结果单位是
拷贝/ml或copies/ml
这里的拷贝或拷贝数或copies可以理解为病毒个数。
这个单位意义是每毫升里面有多少病毒。一般是每毫升全血/血浆/PBMC大于500个拷贝是阳性结果。
淋巴亚群的单位是基因拷贝每100万个细胞,其他类似单位还有拷贝/10^6,copies/10E+06等。我还见过以10^5为标准的。

一个是以ml为分母,一个是以100万细胞为分母,如我们都以500是阳性去理解的话,肯定会有疑问的。因为标准不一样。
我们看上边这个图中,分选B细胞EBV核酸定量结果是1.14E+03copies/10^5cells。
在上边那个图,CD19+细胞检测结果是5.2E+3基因拷贝/100万个细胞。
如看1.14E+03和5.2E+03,哪个数高呢,哪个结果好一些呢?
肯定是5.2E+03大,但结果是这个好,因为分母基数不一样。
一个是分母是10^5,一个是10^6,如果变成同样的分母,1.14E+03/10^5就是1.14E+04/10^6,是5.2E+03的接近2倍。
所以,但看数值是没有用的,还得看单位。更重要的是看判定阴性阳性的标准。
我见过的所有报告中,只有全血、血浆、PBMC这些才会有判定阴性或阳性的标准的。或500,或1000,或2000等。但我从来没有见过EB-DNA淋巴亚群的阳性标准是多少,从来没有见过。

所以,我认为以500来判定淋巴亚群的EB感染是否为阴性阳性是没有意义的。
大家可以算一下一毫升全血里有多少淋巴细胞,要收集够10^6个淋巴细胞又大概需要多少毫升全血。
那为什么还要检查淋巴亚群呢,检查了还会有什么意义呢?

EB-DNA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查,我个人认为有这几点意义。
1、知道是那些淋巴细胞感染了EB病毒。
2、医生可以根据这些结果进行治疗指导和用药调整。
3、如果仅仅知道EB-DNA的淋巴亚群结果,可以大概估算一下全血或PBMC的结果。
个人认为淋巴亚群结果的重要性远远没有血浆的EB-DNA的参考价值大。因为只有在血浆中检查出EB-DNA来,才说明病毒在大量复制增殖,淋巴细胞在遭到破会,免疫系统受到病毒攻击感染。

EB-DNA淋巴亚群检测值下限


这里面有两个术语,一个是未检出,一个是低于检测值下限。我对这两个术语不是很明白,也打电话问了检测机构,因为我没有报告,提供不了患者姓名和报告ID,人家拒绝给解释。希望看到这个帖子的兄弟姐妹们,手里正好也有类似报告的话,问问检测机构,给俺普及一下知识,再此谢过。随便问一下EB-DNA淋巴亚群检测值下限是多少。

我了解到,使用测试的试纸有个检测值,相当于当病毒的数量到达这个检测值时,试纸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就好像一台电子称,最低的检测值是1公斤。当要称的东西是1公斤以下,不显示。当要称的东西是1公斤以上,才显示。也许测孕试纸更好理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但我不知道未检出和低于检测值下限到底有什么区别。

治病救人还得去找专业的医护人员,我只负责吹牛。

下面盗用一下论坛邱大神一段话,可以让大家更明白关于血浆、全血、亚群之间的关系。感谢邱大神,别收版费。
EB病毒DNA检测,目前基本都是荧光定量PCR检测,所用的血液标本主要有血清或者血浆、全血或者PBMC(外周血),其中血清或血浆标本操作简单,应用较多,但是敏感度低(稍后解释原因),全血或者PBMC敏感多较高。

EB病毒主要是侵犯淋巴系统,主要是在B淋巴细胞(此时全血或PBMC中即可检测到病毒,所谓敏感就是这个意思),但是随着病情逐渐的加重,疾病会发展到细胞裂解程度,EB病毒游离使血浆中的EB病毒DNA含量不断升高,而且还要高于实验所用的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最小检出限,才能被有效的检测出来,(所谓的不敏感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一个可以在病情早期即可被检测到,一个要等到病情发展到某一程度才可以被检测到。对于医生而言,当然是尽早掌握病人病情为好。

PBMC是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NK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集合题,所以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EB病毒DNA会比血浆标本检测更能尽早、尽快、敏感的反映出患儿的EB病毒感染情况。

另外,既然血浆的检测要等到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感染细胞裂解后,才能被检测到。那么可以反推导一下,当血浆中的病毒量无法被检测出或者转阴时,那么恭喜了,说明EB病毒感染已经在恢复了,至少已经没有细胞裂解了。所以,大家也都很关注血浆中的病毒量了,可以作为感染情况的一个晴雨表。当然最终代表全部胜利,还是要全血或PBMC也同步转阴,只不过这个指标恢复的比较慢,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致病救人请找专业医护人员,请大家多包涵!


标签: ITP指南
公司团队拥有十多年的跨境贸易服务经验,包括印度代购跑腿经验/孟加拉代购跑腿经验/老挝代购跑腿经验/日本代购跑腿经验/土耳其代购跑腿经验/美国代购跑腿经验/德国代购跑腿经验。现在时替西帕肽国内代理服务商,为朋友提供替西帕肽代购跑腿服务。 请联系微信:799887580或ziska01或306248824或者2573909181。联系QQ:799887580或306248824

相关文章

我会因为患上ITP(血小板减少症)病死亡吗?

我会因为ITP(血小板减少症)病死亡吗?直接或间接,关于ITP是否会致命的问题经常被问到。问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有ITP患者和他们的父母,也有不是很熟悉这个病的医生。在刚开始发现血小板非常低的时候,很多...

深入了解:ITP的所有检查项目(当查出血小板减少时必要的检查)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本身就是排它性疾病检查,作为患者一定不要排斥全面的检查!因为误诊的或者检查未做全就当ITP处理的太多…受害的永远只是患者,(血小板减少可以是多种疾病的前期!只是当时未查...

哪里可以买阿伐曲?仿制版阿伐曲泊帕多少钱一盒

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苏可欣/DOPTELET)在国内医院药店都可以买到的,但该药属于乙类医保,只能报销部分费用。每个地区报销政策不同,比例不同,患者可以咨询一下当地医保局该药能报销多少!小编建议患者通...

了解这10个关于ITP的基本问题就够了

焦虑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对疾病的不了解。我和病友们一起搞懂了关于ITP的10个基本问题,明白了这些,心里有底,焦虑情绪就减轻了。”问题1:什么是ITP?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

治疗再障的误区

为什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总是易反复且久治不愈,通过临床很多案例不难发现很多患者普遍对治疗再障都存在误区,总结五大误区让患者们做到防微杜渐。1、长期治不好,放弃治疗不少再障患者由于治疗难度大,长久不能根...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过程及其原因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在血液科很常见。所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是指无明显诱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因此,也称之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本文主要讲述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