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微信7998875801年前血小板减少症ITP142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亦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儿童和成人的获得性疾病,其特征为血小板计数减低,骨髓正常,且无其他疾病的证据。典型儿童ITP急性起病,6个月内自行缓解。典型成人ITP隐袭起病,很少自行缓解。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因和发病机理 :

1、脾分离和血小板破坏引起血小板减少。
2、大部分患者血小板生成正常或减少。抗血小板抗体与巨核细胞结合,导致血小板生成无效。
3、ITP患者血小板表面IgG增加。大部分ITP患者存在特异性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
4、抗血小板抗体的实验室检查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无重要意义。
5、与血小板计数相比,出血时间缩短,表明血小板功能正常或增强。
6、自身抗体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或影响血小板聚集。
7、15-20%患者血小板减少与基础病变有关,被称为“继发性”ITP。
8、慢性ITP可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即Evans综合征)。自身抗体可同时影响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或中性粒细胞。
9、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出现异型球蛋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临床特点
1、大多数患者出现较长时间紫癜(大于2个月)。
2、瘀点多出现在下垂部位。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可出现粘膜血泡。
3、常见紫癜、月经过多、鼻出血和牙龈出血,也可见胃肠道出血和血尿。颅内出血不常发生,但
是引起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4、明显出血罕见。即使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小于10000/mm3),大多数患者也不会发生大出血。
5、脾脏可触及,表明ITP不是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实验室特点

1、血小板减少是最根本的异常。应进行血涂片检查,除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体积正常,也可增大。
2、除非发生严重出血,一般情况下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正常。
3、凝血试验正常。
4、出血时间正常或大致正常,不能预示出血的危险。
5、骨髓巨核细胞数目增加,较幼稚,多倍体较少。

☺治疗、病程和预后

成人自行缓解者罕见,儿童自行缓解者常见。

提升血小板
提升血小板

早期治疗

1、偶然发现无症状的轻度或中度血小板减少患者,追踪观察,无需治疗,但需查明潜在病因,如脾功能亢进。
2、血小板计数超过50000/mm3的患者,通常不会自发严重出血。

严重血小板减少导致急性出血的治疗

1、急性出血患者需立即输注血小板。尽管血小板寿命可能缩短,但患者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
数升高。
2、血小板输注后可立即静脉输注IgG 0.4-1.0/kg、IgG lg/kg.d静脉输注,连用2天,3天内大多数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
3、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如甲基强的松龙lg/d,连用3天,使血小板计数迅速增加。
4、6-氨基己酸可有效控制急性出血。

糖皮质激素治疗

1、严重血小板减少使微血管内皮变薄,糖库质激素可逆转这种异常。在血小板计数升高之前,紫
癜常有所改善。
2、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抗体致敏血小板的分离和破坏,增加血小板生成。
3、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免疫抑制作用。
4、强的松1mg/kg·d口服,适用于有症状的患者、及血小板计数在30000-50000/mm3、出血危险性增加的患者。
5、60%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至50000/mm3以上,l/4患者完全恢复。复发大多发生在强的松减量或停药时。
6、在考虑脾切除之前,强的松治疗的疗程取决于出血的严重性、维持疗效所需的强的松剂量、及脾切除的危险性。

脾切除

1、三分之二患者脾切除后获得持续完全缓解。即使严重血小板减少,脾切除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性很低。
2、静脉输注IgG可暂时缓解血小板减少,用于术前准备。
3、如果术中大量出血,应输注血小板。
4、大多数患者脾切除后数日内出现疗效,10天后才出现疗效者少见。术后第3天血小板计数大于150000/mm3,预示手术疗效持久。
5、脾切除后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上升。
6、所有患者至少术前两周如有条件可接种肺炎链球菌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7、脾切除后复发者,半数在6个月内复发。
8、脾脏短程放疗对不能耐受手术者有一定疗效。

妊娠和分娩期间ITP的治疗

1、妊娠妇女出现血小板减少,且既往有ITP病史,或无其他明显病因血小板计数低于75000/mm3,则认为其患ITP。
2、在所有分娩时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妇女中,仅2%患ITP。大多数妇女为妊娠血小板减少症。部分妇女为先兆子痫,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3、妊娠早期用强的松治疗,用法与非妊娠患者相同。静脉输注IgG有助于延迟脾切除时间。
4、如果病情允许,应延迟进行脾切除,因为分娩后血小板计数可能自行恢复,而且脾切除增加胎儿死亡和早产的危险性。第4-6个月早期是进行脾切除的适宜时机。
5、母亲患ITP,4%-5%婴儿可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既往有ITP病史的母亲,婴儿也可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母亲以前曾生过患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婴儿,新生儿很有可能再次发病;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可以加重,也可以在分娩后首次出现。
6、强的松仅用于治疗母亲的血小板减少。
7、建议采用常规方式分娩,并立即监测新生儿血小板。如果妇女以前曾生过患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婴儿,应进行刮宫产。
8、静脉输注IgG、糖皮质激素及输注照射后血小板,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应进行头颅CT检查,除外颅内出血。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更多信息请添加微信mylan2023


标签: ITP指南
公司团队拥有十多年的跨境贸易服务经验,包括印度代购跑腿经验/孟加拉代购跑腿经验/老挝代购跑腿经验/日本代购跑腿经验/土耳其代购跑腿经验/美国代购跑腿经验/德国代购跑腿经验。现在时替西帕肽国内代理服务商,为朋友提供替西帕肽代购跑腿服务。 请联系微信:799887580或ziska01或306248824或者2573909181。联系QQ:799887580或306248824

相关文章

血小板减少症怎么样才算是痊愈?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免疫性疾病,早期应用丙球治疗。可以根据病情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一般应用后三天血小板多升至正常。首次发作可以暂时停用药物,多数会自行缓解,自愈。也有的孩子会由于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导致...

了解这10个关于ITP的基本问题就够了

焦虑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对疾病的不了解。我和病友们一起搞懂了关于ITP的10个基本问题,明白了这些,心里有底,焦虑情绪就减轻了。”问题1:什么是ITP?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

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愈的疾病不宜治疗过度

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科的常见病,因其起病突然,皮肤出血点、瘀斑、鼻腔出血、牙龈渗血等出血表现突出,家长恐慌、着急,到医院就医要求医生想方设法尽快缓解孩子的病情。面对急切为孩子求治的家长,一些...

血小板减少症疾病科普文章

中国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为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小板减少症是多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或常见并发症,但目前对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病因诊断、治疗指征、治疗方案制定等方面仍缺乏足够深入和系...

如何做一个“聪明”的病人

医患共同决策减少失误医生是诊断和治疗的专家。患者是对自己的身体、人生价值、经济状况、治疗预期、治疗效果最了解的人。 他的情绪和心态也决定了治疗的效果。医患关系的本质是联盟,在疾病这个恶魔面前,只有互相...

为何要反复且重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去医院,医生总是让我反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和肝肾功能这些检查?”、“之前体检查过了,为什么医生这次还让我查?”;“医生给我开这些有的没有用,是不是为了多赚点检查费啊?”其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