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 用药指南:5 类人绝对禁用,4 类人需医生严格判断
最近GLP-1类药物(比如大家常听说的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因为在控糖和减重上的亮眼效果,受到了很多关注。但它可不是“万能药”,更不是谁都能用——有些人群用了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带来生命风险。今天就跟大家说清楚:哪些人绝对不能打GLP-1,哪些人要慎之又慎。
▍一、这5类人,绝对不能用GLP-1药物
GLP-1药物的作用机制(比如延缓胃排空、调节食欲、促进胰岛素分泌),决定了它对部分疾病人群有明确风险,属于绝对禁忌,医生绝不会推荐使用:
1. 有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病史的人
GLP-1药物可能增加胰腺炎的发病风险,尤其是本身有胰腺炎病史(比如曾因胆结石、饮酒引发过急性胰腺炎,或胰腺炎反复发作)的人,使用后可能诱发病情复发,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2. 甲状腺髓样癌(MTC)个人史或家族史的人
目前研究提示,GLP-1类药物可能与甲状腺髓样癌(一种罕见但恶性程度较高的甲状腺肿瘤)风险相关。如果自己得过甲状腺髓样癌,或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过这类癌症,绝对不能使用GLP-1药物。
3. 患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MEN2)的人
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同时出现多种内分泌器官肿瘤(比如甲状腺髓样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等)。由于这类人群本身甲状腺髓样癌风险极高,而GLP-1可能加重风险,因此属于绝对禁忌。
4. 对GLP-1类药物成分过敏的人
如果曾对任何一种GLP-1药物(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的活性成分或辅料(比如药物中的填充剂、稳定剂)过敏,用过之后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就绝对不能再用——再次使用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5. 严重胃肠道疾病患者(如严重胃瘫)
GLP-1药物会延缓胃排空,让食物在胃里停留更久。如果本身有严重胃肠道疾病,比如“胃瘫”(胃动力严重不足,食物无法正常进入肠道)、严重肠梗阻,或急性胃肠炎发作期,使用后会加重腹胀、呕吐、腹痛等症状,甚至导致胃肠道梗阻加重。
▍二、这4类人,需医生严格评估后“慎用”
除了绝对禁忌,还有一些人群并非“完全不能用”,但必须让医生结合病情、身体状况综合判断,不能自行决定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目前缺乏GLP-1药物对胎儿、婴儿安全性的足够研究,为避免潜在风险,医生通常不建议孕期、哺乳期使用,除非控糖需求远大于风险(如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其他药物无效),且需全程密切监测。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人:GLP-1药物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比如肝硬化失代偿期、尿毒症期)的人,药物在体内代谢会减慢,容易蓄积导致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反应加重),必须医生调整剂量或评估是否能用。
儿童和青少年(<18岁):目前GLP-1药物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不足,仅少数药物获批用于10岁以上2型糖尿病儿童,且需严格遵医嘱;用于减重时,儿童青少年基本不推荐使用。
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人(如重度心衰、近期心梗):虽然部分GLP-1药物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如降低心梗、中风风险),但对于病情不稳定的心血管患者(比如近3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重度心力衰竭未控制),医生会先稳定基础病,再评估是否能用GLP-1,避免药物对循环系统产生额外负担。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