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抑制剂,克唑替尼,卡马替尼,赛沃替尼,谷美替尼,特泊替尼,以及伯瑞替尼,群雄逐鹿,谁主沉浮?
MET抑制剂是一类针对MET基因异常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癌症。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结构特点,MET抑制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Ⅰ型MET抑制剂
• Ⅰa型
•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最早被研究的MET抑制剂之一,但其对MET的选择性较低。
• Ⅰb型
• 卡马替尼(Capmatinib):已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晚期NSCLC。
• 特泊替尼(Tepotinib):在日本获批用于治疗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NSCLC。
• 赛沃替尼(Savolitinib):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晚期NSCLC。
• 谷美替尼(Glumetinib):在治疗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晚期NSCLC中显示出良好疗效。
• 伯瑞替尼(Vebreltinib):在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血脑屏障穿透性。
Ⅱ型MET抑制剂
•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除了MET外,还抑制其他多种受体。
• 格列替尼(Glesatinib):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患者的疗效。
• 美瑞替尼(Merestinib):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在多种癌症中的疗效。
Ⅲ型MET抑制剂
• 替万替尼(Tivantinib):是一种非ATP竞争性抑制剂,通过与MET的变构位点结合来发挥作用。
其他MET靶向药物
• 单克隆抗体:如奥纳珠单抗(Onartuzumab)和艾米珠单抗(Emibetuzumab),通过靶向MET的胞外域来抑制信号传导。
• 抗体偶联药物(ADC):如泰利珠单抗-vedotin(Telisotuzumab Vedotin)和阿米万他单抗(Amivantamab),通过将细胞毒性药物直接递送至肿瘤细胞来发挥作用。
这些MET抑制剂中,伯瑞替尼是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值得肯定。
相似性和差异:
1. 获批适应症与临床数据
卡马替尼 | ||||||
特泊替尼 | ||||||
赛沃替尼 | ||||||
谷美替尼 | ||||||
伯瑞替尼 |
卡马替尼 是全球首个获批的MET抑制剂,在初治患者中ORR高达68.3%,脑转移患者也有较好的控制510。
特泊替尼 在VISION研究中显示长期生存获益(中位OS 29.7个月),且对脑转移患者疗效突出10。
赛沃替尼 是中国首个获批的MET抑制剂,IIIb期研究显示后线治疗ORR 39.2%,DCR 92.4%6。
谷美替尼 和 伯瑞替尼 较新,初步数据良好,但长期生存数据仍需随访
2. 安全性比较
卡马替尼 | ||||
特泊替尼 | ||||
赛沃替尼 | ||||
谷美替尼 | ||||
伯瑞替尼 |
3 医保覆盖与可及性
赛沃替尼 ,谷美替尼 ,卡马替尼,特泊替尼,伯瑞替尼,这五种药都进了医保,有一线,二线,以及适应症的要求,需要和公司代表确认。
4. 耐药机制与后续治疗
MET抑制剂耐药 可能由 二次突变(如D1228N、Y1230C) 或 旁路激活(如EGFR、KRAS) 导致512。
耐药后可选策略:
Ⅱ型MET抑制剂(如卡博替尼)
EGFR/MET双抗(如Amivantamab)
MET ADC(如Telisotuzumab vedotin)
总结
相似点:均为高选择性MET抑制剂,对METex14跳突NSCLC有效。
差异:
卡马替尼 和 特泊替尼 国际数据最成熟,脑转移疗效突出。
赛沃替尼 和 谷美替尼 已进医保,更适合中国患者。
谷美替尼 肝毒性低,安全性较好。
伯瑞替尼 较新,数据仍在积累中。
临床选择需结合 患者基因检测结果、经济状况、不良反应耐受性及药物可及性 进行个体化决策。
老挝联合制药生产的卡马替尼仿制品,品质最好,价格最低,对于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来说,是可信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