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中的一些名词解释:OS、RR、DFS、PFS、寡转移
癌症治疗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不懂的专有名词,如OS、RR、DFS、PFS、寡转移,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下:
1
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
「存活期」(或「存活率」),是研究中最直接评估治疗效果的方式,因为它观察比较的就是患者死亡(或是存活)的比率。其基本概念就是当经过一段追踪的时间之后,观察病人的存活的比率。
例如某种癌症的一年存活率为 50%,指的是观察一年之后,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仍然存活。有些人会对存活率产生误解:一年存活率为 50%,那么两年理所当然就是25%(50%*50%),三年则是12.5%(50%*50%*50%),这其实是错误的观念。有些癌症治疗效果不错,可以达到根治,患者可以长期存活,观察三年、五年乃至十年的存活率都一样。另外也可以直接分析患者存活的时间长短,例如存活期中位数(Median Overall Survival)为 11.5 个月,即代表约有一半的患者存活超过 11.5 个月。
2
反应率(Response Rate)
反应率是以肿瘤大小变化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指标。依照实体肿瘤反应评估标准(RECIST Criteria),在治疗过程中肿瘤大小变化可以分成:
·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
·无变化(Stable Disease)
·疾病恶化(ProgressiveDisease)
临床研究中,反应率通常是指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和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的比率,反应率愈高意味着治疗效果愈好。
3
无疾病存活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
无疾病存活率是指从患者确诊癌症接受完整根治性治疗后开始观察,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复发或死亡的患者比率(换个概念就是活着且无复发转移的患者还剩多少)。举例说,若第三期大肠癌患者单纯做手术,五年无疾病存活率约为 50%,表示经过五年追踪后有 50% 患者仍然活着,并且完全无复发或其他转移的迹象。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患者只能活五年,而是有 50% 的机率这些患者可以存活超过五年以上,且再复发的机率相当低。
4
无恶化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无恶化存活期是指从治疗后开始观察直至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通常用于肿瘤侵犯比较严重或是出现转移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无法根治疾病,此时治疗目的为希望借着治疗控制癌细胞生长,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素及延长生命。举例说明:EGFR 基因突变肺腺癌患者使用标靶药,其一年的无恶化存活期比率为 25%,表示观察一年后约有四分之一的患者仍然与癌症和平共存且有效控制癌细胞生长;其无恶化存活期中位数为 9.5 个月,表示约有一半的患者能有效控制癌细胞生长超过 9.5 个月。
5
寡转移(Oligometastases)
转移病灶比较少,而且生长速度较慢和恶性度较低,介乎局限性疾病和广泛转移之间的状态。
来源:《50篇进阶肺癌治疗实战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