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患者选择靶向治疗药物后,就完全不需要化疗吗?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地快速进步,使晚期肺癌尤其是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肺腺癌,逐渐变为可控的慢性病,肺癌的治疗也进入到靶向治疗时代。前几年随着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热播,很多老百姓也对靶向药物有了初步认识,认为靶向药物就是一种能救命的神药,并且还没什么毒性,比化疗要好得多。
既然在肺癌治疗中,靶向药物有这么多优点,尤其是最近两年国家医保将很多肺癌靶向药物纳入医保,普通老百姓都能负担得起,那么是不是确诊肺癌的患者,就只需要靶向药物治疗,不需要化疗了?
首先,患者适不适合用靶向药物,得先做肺癌驱动基因检测,如果有阳性驱动基因的话,比如EGFR、ALK等基因阳性,可以先选用相应靶点的靶向药物,这个时候可以先不化疗。如果驱动基因都是阴性的话,那只能选择化疗。 其次,即使适合先使用靶向药物的患者,靶向药物也有耐药的一天,等耐药之后还是需要再考虑化疗;或者再做基因检测,明确耐药原因之后,再考虑换用新的靶向药物,这时候,化疗通常需要联合上,或者在考虑之中。 第三,适合先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最新的研究表明,在使用靶向药物的同时联合化疗同步进行,往往取得1+1>2的效果。即使是非常火热的免疫治疗单抗,PD-1/PD-L1抑制剂等,在肺癌中总体有效率并不是很高,但是如果联合化疗同步,能够明显提升缓解率。 虽然靶向药物治疗已经成为肺癌,尤其是晚期肺腺癌治疗的第四大治疗手段,但在大多数患者,化疗仍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化疗、靶向治疗、甚至局部微创治疗手段联合,患者才能达到最大受益! 精准医疗时代,化疗仍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规范化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获益。 从目前肺癌的治疗来看,化疗还是基础的治疗手段,仍有不少患者需要通过化疗受益。因此,规范的化疗方案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基础。 化疗用药贯穿肺癌治疗:谈到肺癌治疗的进展,过去10年里,肺癌的治疗进展是最大的。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从10个月达到了3年,而带来这一进步的主要是肺癌驱动基因的发现。对于化疗药物的使用,实际上,中国肺癌患者中,晚期肺癌占70%,其中,只有20%~30%的患者属于早期。晚期肺癌的治疗都以全身治疗为主,如前期的靶向治疗,甚至免疫治疗,但从肺癌全程管理的角度看,化疗的作用也在变化。化疗在肺癌中的作用已不再限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而常作为全身治疗列入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法。 据了解,现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已经初步形成共识,通常采用顺铂加泰索帝、紫杉醇、健择、诺维本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合,可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反应的目的。 有助延长生存期:许多晚期肺癌患者无法手术,化疗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没有驱动基因的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可使30%~40%的晚期肺癌患者肿瘤得到缓解,60%~70%的病人肿瘤生长得到控制,并能缓解癌症引起的多种症状。 此外,在晚期肺癌患者一线治疗进展后,有效的化疗仍能延长生存时间达50%,规范化疗可有效帮助患者获得更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虽然目前化疗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副反应,但这些反应多数是可预见、可管理的。
本文来源于:肺癌靶向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