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新治疗选择:伊鲁替尼最新疗效数据出炉!
2022年11月18日,《OncLive》医学在线期刊公布了一项回顾性分析(NCT03199066)的研究结果,旨在评估依鲁替尼(Ibrutinib)在复发/难治性(R/R)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孟加拉DIL耀品国际,是唯一一家获得FDA认证的仿制药企业,可以为患者减轻用药经济负担,同时保证药效。点击可全面了解:孟加拉DIL——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超级医药集团 原研药价格的十分之一,孟加拉仿制药巨头——DIL(耀品国际)
临床数据
这项真实世界的分析评估了来自捷克共和国5所大学中心的77例患者,这些患者在1997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被诊断为复发/难治性MCL,并接受了伊鲁替尼和至少1次既往系统性抗淋巴瘤治疗。
这些患者在被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68岁(范围为40-81岁),依鲁替尼开始治疗的中位年龄为70岁(范围为42-82岁)。总的来说,78%(n=60)的患者是男性。
除2例患者外,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含利妥昔单抗的一线治疗方案。一线治疗包括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或与CHOP相同的方案(54%;n=42);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33%;n=25);非蒽环类药物治疗方案(13%;n=10);自体干细胞移植(25%;n=19);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53%;n=41)。患者在伊鲁替尼之前接受了中位数为2的治疗。研究人员评估了伊鲁替尼在治疗开始3个月时的反应。
中位随访时间为14.0个月,由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检查评估显示,接受依鲁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总体客观缓解率(ORR)为66%,完全代谢缓解(CMR)为31%(n=22),部分代谢缓解(PMR)为35%(n=25),35%(n=25)的患者为稳定/部分疾病。
此外,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3个月,总生存期(OS)为23.1个月。在具有反应的患者中,中位OS为28.8个月;在无反应的患者中,中位OS为8.3个月(P< .005)。
这些分析还发现Ki67增殖至少为30%的患者(68%;n=27)与依鲁替尼开始治疗后OS较短相关,为12.0个月;而在Ki67增殖小于30%的患者中,OS为58.1个月(HR为2.20;95%,置信区间:1.00~4.82;P=.04)。
此外,在接受依鲁替尼治疗前接受1个疗程的患者的OS明显长于那些接受2个或2个以上疗程的患者,为36.1个月 VS 12.6个月。女性也与依鲁替尼开始治疗后较长的OS相关,为52.5个月;男性则为18.2个月,尽管这一发现没有统计学意义(HR为0.53;95%,置信区间:0.29~0.98;P=.076)。
该试验结果显示,依鲁替尼在复发/难治性MCL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依鲁替尼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作为复发/难治性MCL患者的二线治疗。
从临床数据对比中知道依鲁替尼治疗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疗效:
1、依鲁替尼VS利妥昔单抗
针对中国患者160例的对比接受依鲁替尼和利妥昔单抗治疗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伊鲁替尼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并且总生存期与对照组相比也显示出较优的趋势。
2、依鲁替尼VS奥法木单抗
研究结果表明,与奥法木单抗对照组相比,伊鲁替尼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得到显著改善,死亡或进展风险降低了78%。同时,伊鲁替尼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得到延长。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研究表明,单药依鲁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总体缓解率高达89%,生存期长达52个月。
依鲁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口腔黏膜炎、感染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皮疹、咳嗽、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增多症、乏力、骨骼肌肉疼痛等。国际癌症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依鲁替尼(Imbruvica)在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培养过程中,提高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CAR-T细胞产物的数量和功能。
本文综合整理自:全球好药咨询、医药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