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尔泊肽减重成功后,停药还是减量巩固?
“减重 20 斤后停了替尔泊肽,3 个月反弹 15 斤”“维持剂量打了半年,体重稳在理想范围”—— 随着替尔泊肽在减重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患者卡在了 “减后如何守” 的关键节点。减重成功后是否需要减量巩固?中外临床数据和指南又有哪些差异?今天结合最新研究为你详解。
▍一、先明确:停药的代价有多高?中外数据达成共识
无论国内外,“停药反弹” 都是替尔泊肽减重后的共性挑战,这也是巩固治疗的核心依据。
1. 中国数据:代谢风险人群反弹更迅猛
针对中国人群的 SURMOUNT-CN 试验给出了精准答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小英教授团队对患者的 26 周随访显示,即使是减重效果显著的患者,停药后 10mg 组和 15mg 组体重分别回升 9.1% 和 12.3%。虽然与基线相比仍有 8.7%-10.6% 的净减重,但反弹速度远超预期,且合并高血压、脂肪肝的患者反弹率高达 89%。
更值得警惕的是,仅 7.2% 的患者能坚持生活方式干预,而这部分人比不干预者少反弹 3.12kg—— 这印证了 “药物停、习惯不能停” 的核心逻辑。
2. 国际数据:停药半年,六成体重 “回潮”
克利夫兰诊所 2025 年的真实世界研究发现,替尔泊肽停药后 6 个月内,约 60% 的患者体重恢复至治疗前的 70% 以上,仅有 12% 能维持减重效果超过 1 年。更关键的是,SURMOUNT-5 试验的 72 周长期数据显示,持续用药组的体重维持率达 85%,而中途停药组仅为 31%。
礼来全球 SURMOUNT-1 试验的 3.7 年随访更敲响警钟:15mg 剂量组停药 17 周后,平均体重反弹 4.2kg,2 型糖尿病进展风险上升 37%。
▍二、核心答案:减量巩固是主流方案,中外剂量策略有差异
综合中外指南和临床实践,减重达标后不建议直接停药,采用低剂量巩固治疗是更科学的选择,但具体方案因人群和适应症略有不同。
1. 国内:5mg 成常用巩固剂量,兼顾疗效与安全
中国的临床实践更注重结合本土人群特点。替尔泊肽在国内获批的减重相关适应症中,推荐治疗剂量为 5mg-15mg 每周一次,而巩固期通常下调至最低有效剂量。
SURMOUNT-CN 试验显示,中国患者对替尔泊肽的敏感性高于非亚洲人群,5mg 剂量即可实现持续体重控制 ——15mg 治疗组达标后换用 5mg 巩固 6 个月,体重反弹率仅为 3.2%,远低于直接停药组的 12.3%。临床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若治疗期用 10mg-15mg 达标,巩固期可降至 5mg;若 5mg 已能满足减重需求,则维持原剂量。
安全性方面,国内数据显示,5mg 巩固剂量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从 15mg 治疗期的 11.3% 降至 4.3%,且无严重不良事件新增报告,更适合长期使用。
2. 国外:阶梯式减量为主,合并症患者需调整
美国 FDA 对替尔泊肽(ZEPBOUND®)的使用说明中明确指出,减重达标后应根据治疗反应和耐受性选择维持剂量,推荐范围为 5mg-15mg 每周一次,未强制要求减量,但鼓励 “最低有效剂量原则”。
国外临床更倾向于阶梯式减量方案:从 15mg 降至 10mg 维持 3 个月,若体重稳定再降至 5mg 长期巩固。SURMOUNT-5 试验的延伸研究显示,这种方式能将反弹率控制在 5% 以内,且 81.6% 的患者可在 5mg 剂量下维持减重 10% 以上的效果。
对于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患者,欧洲指南则建议维持 10mg 剂量。SURMOUNT-OSA 临床 3 期试验显示,10mg 或 15mg 剂量可使患者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减少 27 次以上,半数患者经治疗后不再有 OSA 相关症状,而 5mg 剂量的改善效果相对有限。
▍三、关键提醒:巩固治疗的 3 个核心原则
1. 巩固时长:至少 6 个月,合并症患者需延长
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巩固治疗时长应不少于减重治疗期的一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临床经验显示,减重达标后巩固 6 个月,1 年后体重维持率可达 78%;若仅巩固 3 个月,维持率骤降至 41%。
国外针对 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研究则发现,需持续巩固 1 年以上,才能同时稳定血糖和体重。SURPASS-CVOT 试验证实,长期维持治疗还能带来心血管获益,全因死亡率可降低 16%。
2. 生活方式:药物无法替代的 “基石作用”
无论是中国的 SURMOUNT-CN 试验还是国外的 SURPASS 系列研究,均将 “生活方式干预” 作为巩固治疗的前提。数据显示,仅靠药物巩固的患者,1 年后体重反弹率为 23%;而配合每周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低热量饮食的患者,反弹率仅为 7.2%。
中外指南均推荐 “211 饮食法则”(2 拳蔬菜 + 1 拳蛋白 + 1 拳低 GI 主食),每周 2 次力量训练(如哑铃、深蹲)—— 这能让减重成果维持率提升 3.8 倍。
3. 停药标准:满足 2 个条件再考虑
中外专家共识认为,需同时满足 “体重稳定 6 个月以上” 和 “代谢指标正常” 两个条件,才可尝试停药。具体标准包括:
体重波动≤1kg / 月,无明显上升趋势;
空腹血糖<6.1mmol/L,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合并症无进展;
能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停药后前 3 个月需每周监测体重,若出现连续 2 周回升超 2kg,应及时恢复 5mg 低剂量巩固。
▍四、常见疑问:中外专家统一回应
1. 国产替尔泊肽也能按此方案减量吗?
可以。国内获批的替尔泊肽(商品名:穆峰达 ®)与欧美版本成分一致,剂量规格(2.5mg、5mg、10mg)适配减量方案。但需注意:不同厂家辅料可能有差异,减量期间不可换品牌,且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
2. 减量后副作用会消失吗?
会显著缓解但非完全消失。欧洲数据显示,减量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从 28% 降至 11%;中国患者因体质差异,缓解率可达 72%—— 但仍有 5%-8% 的人会有轻微恶心,通常 1-2 周适应。
3. 5mg 以下剂量能用于巩固吗?
不建议。替尔泊肽国内推荐起始剂量为 2.5mg,最大剂量 15mg,5mg 是最低有效治疗剂量。临床数据显示,低于 5mg 时,体重维持效果骤降,反弹率可升至 30% 以上,且无法有效控制代谢指标。
▍总结:科学减重的 “终点” 是长期管理
替尔泊肽的减重成功不是 “一劳永逸” 的终点,而是体重管理的新起点。中外数据共同证明:减量巩固是预防反弹的关键,5mg 是多数患者的理想巩固剂量,合并 OSA 等并发症者可维持 10mg,且必须配合生活方式干预。
最终的方案选择需结合体重目标、合并症情况和药物耐受性,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毕竟,真正的减重成功,从来不是 “减到多少斤”,而是 “守住多少斤”。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