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到底有什么区别?
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是两种常用的GLP-1受体激动剂,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治疗。尽管它们属于同一类药物,但在结构和作用机制、临床效果、副作用、批准适应症及使用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作用机制
司美格鲁肽作为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糖代谢,并抑制胰腺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
与此不同,替尔泊肽是一种GLP-1和GIP双靶点激动剂。它既激活GLP-1受体,又模仿天然GIP的作用,在GLP-1受体上偏向于cAMP的产生而不是β-抑制素的募集,与GLP-1相比,替尔泊肽驱动GLP-1受体内化的能力较弱。
▍临床效果
在临床研究中,司美格鲁肽显示出显著的减重效果。例如,在STEP 1研究中,使用2.4mg剂量的司美格鲁肽治疗68周后,患者的平均体重下降了14.9%。
替尔泊肽在SURMOUNT-1和SURMOUNT-2的III期研究中表现出更强的减重效果。15mg的最高剂量组患者体重平均下降了20.9%,即约22公斤。
▍副作用
两种药物作为GLP-1受体激动剂,都可能引起类似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呕吐、便秘、腹痛、腹胀和消化不良等,通常在治疗初期出现,并且大部分为轻至中度症状。
不过,研究表明替尔泊肽由于其对GIP受体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副作用,因此患者通常感觉副作用较少,并且有更强的饱腹感。
▍获批适应症
除了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司美格鲁肽还被批准用于12岁以上青少年肥胖症的治疗。而替尔泊肽则在国内获得了用于体重管理的批准,适用于BMI≥28 kg/m²的肥胖患者,或BMI在24-28 kg/m²之间、并伴有至少一种合并症的超重成人。
2024年7月1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批准礼来公司生产的替尔泊肽上市(商品名:穆峰达),作为长期体重管理。
▍使用方式
目前,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均为皮下注射,每周一次。但司美格鲁肽还有口服片剂(Rybelsus),适合不愿注射的患者。
▍结论
总结而言,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在减重效果、机制、副作用以及适应症方面等各有特点。患者应根据个人健康状况以及医生的建议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
免责声明:减重指南针宝典聚焦GLP-1减重药物动向,分享最新情报。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我们立场,亦不代表我们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版权说明:本文来自减重指南针宝典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目前在中国上市的GLP-1类药物主要有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礼来的替尔泊肽、度拉糖肽和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等。GLP-1 作为理想降糖药和减重药广泛应用,且逐渐拓展至多种适应症,引领慢病治疗理念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