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替尔泊肽GIP与GLP-1协同作用,为何比单靶点司美格鲁肽更有效
2024年9月,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大会,著名科学家William Roell教授深入剖析了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在脂肪组织中的作用以及其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代谢过程中的特殊角色。
▍GIP如何影响葡萄糖代谢
研究发现,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蛋白脂肪酶(LPL)可帮助分解甘油三酯,提高脂肪酸吸收率。GIP能显著提高LPL的表达、分泌和活性,从而增加脂肪酸吸收量。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科研人员用饮食诱导肥胖(DIO)模型小鼠进行口服脂质负荷试验,结果显示,长效GIP受体激动剂能有效延长小鼠血中甘油三酯清理时间。当使用LPL抑制剂阻断LPL功能后,GIP的效果消失,证明GIP确实是通过调控LPL来促进脂肪清除。此外,他们还发现注射标记的人工乳糜微粒后,GIP能够显著增加脂肪组织中标记脂肪的积累,进一步证实了GIP在脂肪组织中的去脂作用。
综合分析,进食状态下,长效GIP受体激动剂有望通过优化葡萄糖、脂质的向脂肪组织分配来平衡脂肪组织,进而促进身体脂肪利用。
经过约两周的测试,研究团队发现,使用GIP受体激动剂的小鼠体重未增,甘油三酯水平下降;同时,小鼠空腹血糖降低,但胰岛素水平不变,这可能暗示长效GIP受体激动剂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根据GIP对葡萄糖的作用机制研究成果,William Roell教授认为,GIP受体激动剂有望通过改善脂肪、葡萄糖的分配来提升脂肪组织功能,且不会引起体重增长或脂肪堆积。
▍GIP与GLP-1协同,1+1>2
禁食状态下,脂肪组织需要通过脂解来提供能量。研究发现,GIP能促进脂解,而胰岛素会抑制。因此,只有在胰岛素水平较低的禁食状态下,GIP才能发挥脂解作用。
此外,研究团队观察到,在GLP-1受体激动剂的协同作用下,食物摄入减少时,脂肪组织中的脂解作用会被GIP强化,促使脂肪被燃烧。这意味着,在需要更多热量时,GIP能提高脂肪组织释放能量的能力。
例如,药品替尔泊肽能增加脂肪细胞的脂解;但当胰岛素水平升高时,替尔泊肽的脂解效果受到抑制。也就是说,替尔泊肽在调节脂质代谢上具有差异化作用,既能在脂肪较少时改善脂解,也能在脂肪较多时增进脂质清除。
在代谢需求较高时,增强的脂解功能有助于提升身体对脂质的利用率,而这恰恰凸显了这类药物对抗肥胖或代谢综合症的巨大潜力。
替尔泊肽是礼来开发的GIP/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它通过模拟两种肠道激素作用,增强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降低体重。
临床效果:
SURMOUNT-1研究显示,72周内平均减重20.9%。
SURMOUNT-CN研究显示,52周内中国成人减重最高19.9%。
获批情况:
2024年5月,中国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
2024年7月,中国批准用于长期体重管理。
安全性:
通常耐受良好,常见轻微至中度胃肠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