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减肥药物替西帕肽可以降低白天和夜间血压水平
最近,美国心脏协会杂志《高血压》上公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关于一种新型减肥药替西帕肽。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这项研究针对约500名肥胖成年人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实验。令人振奋的是,结果显示,替西帕肽在显著降低他们的收缩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测量中的上位数字。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而收缩压在预测心血管死亡方面比舒张压更具指导意义。那么,替西帕肽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它主要通过模仿我们体内的两种代谢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来调节身体的血糖水平、减缓消化速度并降低食欲。这种多重作用机制使得服用者感觉更饱、吃得更少,进而实现体重的有效减轻。
经过36周的持续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者的收缩压平均降低了7.4至10.6毫米汞柱。这一显著降压效果在白天和夜间的血压测量中都有所体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夜间收缩压的变化更能预示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这一发现无疑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广大肥胖成年人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主要研究作者James A. de Lemos医学博士和Kern Wildenthal医学博士发现,替西帕肽的降压效果非常显著,其效果可以与许多常用的高血压药物相媲美。这一发现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因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
替西帕肽作为一种新型的降压药物,其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同时作用于多个靶点,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中性内肽酶等,从而全面地降低血压。
此外,研究还发现替西帕肽对于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都有较好的疗效。这使得替西帕肽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高血压治疗药物,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传统降压药物不耐受或无法控制血压的患者。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James A. de Lemos医学博士和Kern Wildenthal医学博士认为,替西帕肽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用于预防或治疗高血压。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我们有望在未来看到更多的临床试验结果和数据,以进一步验证替西帕肽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FDA在2023年底批准了替西帕肽用于肥胖或超重人群的长期体重管理,治疗相关健康状况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研究结果强化了替西帕肽作为减肥药物的地位,并支持其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潜在应用。
(图片来源:摄图网)
技术价值观察
前瞻将减重药定义为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脂率,改善代谢参数,并满足国家药监局安全性审核的药物。
产业链剖析:减重药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减重药研制与生产和下游医院与零售端。上游环节的原材料包括氨基酸、缩合试剂、固相载体等,中游的减重药分为原研药、类似药/仿制药和创新药三大类,下游是主要的消费场景。
2022年,美国批准替西帕肽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处方药,2023年底,FDA批准替西帕肽用于肥胖或超重人群的长期体重管理,为治疗和预防高血压以及体重管理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方法,处于减重药产业链下游环节。
宏观市场观察
减重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
我国减重药代表性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 恒瑞医药研发投入最高,超过60亿元。
* 石药集团、信达生物紧随其后。
* 信达生物研发投入在营收中占比超58%。
* 甘李药业研发投入在营收中占比超40%。
* 恒瑞医药、翰宇药业、信立泰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25%。
减重药企业GLP-1产品研发进展
利拉鲁肽国内专利到期,10余家药企研发生物类似药/仿制药,多为2型糖尿病适应症。华东医药的利鲁平一利拉鲁肽类似药已于2023年7月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款GLP-1RA减重生物类似药。
司美格鲁肽方面,诺和诺德二代药物激发国内研发热情,10余家药企布局,多集中于2型糖尿病适应症,其中丽珠集团、齐鲁制药、华东医药及联邦制药等进展居前,减重适应症研发仍处于早期阶段。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的NDA已获受理。
减重药治疗的必要性分析
肥胖治疗主要采取减轻和维持体重措施,以及伴发疾病和并发症的治疗。根据肥胖程度,采用阶梯疗法,超重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肥胖时考虑药物治疗。手术作为最后选择,仅在极度肥胖患者中推荐。
药物治疗是肥胖症患者常用的选择,尤其是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或伴有其他并发症者。药物安全性是治疗的首要考虑因素。目前,大多数治疗肥胖的药物通过抑制食欲、代谢率和能量吸收来发挥作用。美国已批准的减重药物包括奥利司他、芬特明/托吡酯等;中国仅批准了奥利司他、利鲁平和贝那鲁肽三款产品。